相关论文   BusinessScope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相关论文 > 相关论文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8/10/8 11:29:05      点击: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导致急性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7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aSAH后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急性脑积水组(11例)和非脑积水组(62例),依据查阅相关文献所提及的危险因素和所收集病例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后Hunt-Hess 分级、脑室积血、动脉瘤位置等危险因素的差异性,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确定。结果:急性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在年龄、发病后Hunt-Hess 分级、脑室积血、动脉瘤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因素方面无差异。结论:aSAH发生后,患者动脉瘤位置、发病后Hunt-Hess 分级、年龄、脑室积血等因素为发生急性脑积水的高危因素。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
关键词: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积水,危险因素.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常见的因素,约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85%[1]。目前普遍认为aSAH后脑积水的发生是由于基底池、小脑幕周围池、四脑室出口等脑脊液循环受阻以及红细胞及纤维碎片引起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障碍,导致脑室系统异常扩张、脑实质减少所引发一系列临床综合症。所谓急性脑积水是指在aSAH后3天之内即发生的脑积水[2]。急性脑积水可导致急剧加重的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脑疝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充分认识aSAH后急性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处置干预,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1.临床资料:现将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0月-2015年10月的11例aSAH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同期62例aSAH后非脑积水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通过单因素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后Hunt-Hess 分级、脑室积血、动脉瘤位置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筛选急性脑积水危险因素,对存在差异的因素再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确定,以分析讨论aSAH后急性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
1.1研究对象:符合我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发布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3],发病后在3天之内行头颅CT检查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脑血管重建或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瘤。以Hunt-Hess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评定[4] 。排除出血前即存在脑积水病史的病例,出血后3天内完善头颅CT检查,采用直读法及双尾指数法筛选,即超过同年龄段双尾指数上限作为脑积水诊断标准[5],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如患者格拉斯哥评分持续减少、呕吐加剧等。
  1.2研究方法:根据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颅CT检查是否合并急性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A组)和非脑积水组(B组)。依据文献报道及所收集病例的特点,aSAH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是受多因素影响的[6],本研究在年龄、性别、发病后Hunt-Hess 分级、脑室积血、动脉瘤位置等5项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危险因素有无统计学意义。对存在差异的因素再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行认定。把有无急性脑积水的发生设为因变量,危险因素设定为自变量来建立logistic模型。 从而判断急性脑积水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根据数据性质行卡方检验或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加以确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